教師不擅長提問,就容易讓空氣突然變得安靜,特別在線上一片黑頻的情境下更顯得淒涼,「我要問大家覺得如何?」類似這樣的提問方式就很容易在雲端蒸發,這篇文章蒐集了很多我曾經有過的失敗經驗,分享10種線上提問的實用技巧,幫助你營造有節奏感的線上教室,創造有回應的師生互動。
在實體中,老師可以容易觀察到學生的一舉一動,是專注或是分神,是積極參與或是消極被動,可以透過眼神的互動交流感知並回應,但在線上視窗關閉的情況下,或是鏡頭模糊遠近的視覺落差,就比較沒有這麼好掌握,
10種線上提問的實用技巧
1. 「請打開麥克風」
不要小看這一句話,他會幫你省下很多時間,並讓對話更加流暢,很多人因為急著想要回答,卻忘記自己是靜音狀態,一來一往之間沒有在回應問題,反而更多在確認音訊,光是你沒有打開麥克風,請你打開麥克風!你有聽到我的聲音嗎?恩我有聽到你的聲音?十秒鐘又過去了。問題節奏又慢掉了。
2. 「重複一次問句」
接著第一個例句,老師請說出:「請打開麥克風」,然後再重述一次問題。例句:好的,老師現在要問一個問題,你比較喜歡線上還是實體呢?我要訪問小美,請你打開麥克風,說說看你是比較喜歡線上還是實體?
打開麥克風後,再重複一次問句,背後的用意有兩個1.讓學員更清楚你要問的問題是什麼。2.讓學員有時間打開麥克風。
3. 「請在聊天室留言」
讓這個問題全班都有機會回答,有時候老師空等一個問題,期待有人自願打開麥克風,卻得不到任何回應,不妨在問完問題後,請同學們在聊天室留言,如此可以減少沒人回應的尷尬感。
這種作法老師可以多做兩件事,1.先在聊天室畫一條……分隔線後寫上問題,2.自己先嘗試講出答案,並打字留言在聊天室裡做示範。如此會提高學生回應的機會,也會提高留言的品質。
4.「覆誦給予回應」
當學生回應完問題時,覆誦一次他剛剛回應的重點,並聚焦在他回答不錯的地方給予肯定,可以嘗試說:「剛剛小明在XXX講得很有道理,我想接著小明剛剛提出的XX想法,來說說看。」如此學員講的話被你接住,而且還被延伸說出更多東西,會讓學生有被尊重的感覺。
若是學生沒有回答到你想要的答案,或是你心中覺得的正確答案,也給予他願意回應,或是有心講出一點點的肯定或感謝,後續再補充說明自己對這一個題目的看法。
5.「活用問題與點名的順序」
A「先名字+後提問 」
我要訪問王小明,請說出解封後你最想做的事?
B「先提問+後名字」
我要訪問大家一個問題,請說出解封後你最想做的事,王小明你先說說看?
這兩種問法都有各自的優點,善用它們的優點運用在適合的提問時機,「先講名字後提問」的方法,可以讓該學生馬上抓住專注力,而且很清楚自己要回答問題,從老師端也可以先選擇好擅長回答的學生,或是比較有建設性想法的學生,由他當作第一個發表者作為「發動機」,引起其他同學回應可能。
「先提問+後名字」的優點,老師可以先丟出問題等待三秒鐘,讓空氣安靜一下也沒有關係,這是一段很棒的思考時間,老師可以嘗試說出:「來,我給大家思考10秒鐘的時間」,接著訪問學生。這種做法比較不會有一開始的針對性,也能讓大家都可以思考,因為有些學生覺得有人回答就不思考了。
6.「先是非+後開放,先數字+後補答」
實體當中先問封閉型問題,再問開放型問題,是提問常用的起手式
封閉:居家防疫期間你有沒有做運動呢?有的打O沒的打X
開放:居家防疫期間你都做什麼運動呢?請打O的小明打開麥克風說說看
讓學生有選項的封閉問答當作起頭,是很容易參與的作法,你可以設定好選項在簡報上,EX請說出你最喜歡的運動項目:1.慢跑2.籃球3.桌球4.游泳,請學生在聊天室留數字就好,留完數字也別急著請大家打開麥克風訪問,請大家再打一次數字加上答案說明原因。有數字有答案後再訪問會更有質感。
7.「先增強+後提問」
答對這題的有加分,送禮,賦予能力,這三種問問題的增強方式,是常用的問答技巧,透過小組競賽或是加分獎勵,增強學生回應的動機。以下的例句不是用加分的,而是在提問之前創造一種有趣想要參與的感覺。很適合用幽默的方式讓學生覺得有意思,來回答看看
A.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只有一個人比較了解,我想要訪問的是孫小美。
B.我要找我們班最聰明的人來說說看,那個人就是王>小>明(用幽默的口吻)
C.我要訪問莊大師,來為我們開示一下,你覺得XXXX是為什麼呢?
8.「一次訪問三個人」
問沒有正確答案的類型的問題時,可以一次念出三個人的名字,舉例:「小明、小美、小翔,老師要問你們一個問題,請問你開學最期待的一個科目是什麼呢?」在線上的提問,運用一次訪問三人的方式,有3個優點。
1. 選擇適合答題人:老師可以選擇適合這題的分享者,讓首位回答有品質。
2. 等待麥克風打開:有些人麥克風開的慢,可觀察誰麥克風先開了先點他。
3. 多元不同的答案:三種不同回答的內容,可以激發其他同學思考。
9.「無害的強迫表態」
使用舉手鍵功能,問一個全班都會舉手的問題當作餌,再使用舉手鍵手放下當作表態的方式,可以讓你想要訪問的人鶴立雞群於視訊介面。最常使用的第一個例句是:「有聽到老師聲音的請按舉手鍵」。全班通常都會舉手,沒舉的可以詢問一下,是不是真的沒聽到,還是不知道怎麼按舉手鍵。
音訊的確認當作餌,關鍵提問放在第二題:「請問已經上傳暑假作業到Google Classroom的請把手放下」,當你看到瞬間手放下的班級,剩下沒放下的就是你可以去關心訪問的對象了。當然這種提問有個BUG,只防君子不防小人,你也可以問一些軟性的問題,像是疫情期間沒有運動的手請放下。
10.「問了不答的回答」
1. 勤練自問自答
當老師發現自己問了問題沒人回答,線上老師要有一種廣播主持人訪談來賓的感覺,自己先敞開分享自己的想法,後續問問來賓的看法,來賓不清楚或不知怎麼回答時,自己嘗試再講一個案例,讓來賓可以有方向回應。
2. 嘗試說明意外
EX小明可能暫時不在位子上,我們來問問小美的看法、EX小翔可能只要打開麥克風,手機就會LAG,沒關係你可以晚點留言。EX小華可能是聽不清楚老師的問題,我再說明一次XXXX。說一個給聽眾台階下的狀況,訪問網路穩定回應優質的人。請同理有些人不回答,是因為設備跟頻寬,而不是不想要回答問題。
3. 把回應變得簡單
一開始如果丟了個申論題,不妨把它簡化成有共鳴的是非題,或者可以再聊天室打數字的選擇題,後續再慢慢一步一步加深加難提問。第二步就是把要開麥克風講話的模式變成聊天室留言。如此能蒐集更多回應。
結語:比提問更重要的是回應
讓學生願意回答,實體跟線上都一樣,老師要營造一種「答題安全氛圍」,讓學生覺得自己說出來的答案不會被笑,覺得即使答出來不夠完美也能被接納,讓學生願意多說一點,減少放棄表達想法的念頭。
很多老師不是沒把問題設計好,而是少做了「覆誦與回應」,想像一個學生講完很不錯的答案時,老師完全不給回饋,然後接著講回自己的課程或故事,學生被冷卻在空中,沒有得到即時的回饋,他下一次在收到問題時,或許就不會那麼積極想回答了。線上如此,實體如此,人際關係也是如此,很多時候人與人斷線,並不是源自於一句不適切的問題,而是一句不夠支持的回應。
延伸閱讀:
讓學生開鏡頭的十種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