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札特快樂嗎?聊聊天才兒童背後的眼淚

目錄

最近有個補習班,上面有孩子個人形象照,有自信彈奏鋼琴的照片,父母還條列註記了各種比賽的名次,還有孩子的日常作息課表,很多網友表示對發育不太健康、開始同理同情這樣的孩子,而小編回應網友強調「能夠站在維也納的舞台代表台灣演出,相信孩子們不覺得自己可憐,反而內心感覺到如此的驕傲」。

本篇我想用「父母安排」、「形象照」、「維也納」、「勤練鋼琴」的音樂神童莫札特,向用心培養孩子的家長們致敬!你們真的很用心,但為什麼這麼多人用不同的視角回應你們的苦心呢?

1. 神童的背後是神背景

三歲有絕對音感,四歲協奏曲、六歲首次創作樂曲、八歲寫下交響曲、十一歲完成第一齣清唱劇、十二歲創作了歌劇。有這樣的成就,不得不提到莫札特的父親「利奧波德莫札特」,以下簡稱老莫札特,六歲開始父親帶著莫札特巡迴歐洲,為當時的菁英階級演出,走遍慕尼黑、維也納、布拉格、巴黎、倫敦、蘇黎士,換作是我的六歲可能只能巡迴蘆洲。

老莫札特是當代的宮廷樂師,有著良好的音樂領域人脈資源,對莫札特的訓練非常的用心,教導鋼琴小提琴作曲,灌輸莫札特積極向上、努力正向的觀念,莫札特從小到大600多部的作品中,大部分都是用「大調」來譜曲。所以你聽到會非常激昂、舒心、樂觀、正向、積極的旋律,很多人認為莫札特是擁有很好的資源背景還有音樂陶冶,所以才能寫出開朗明亮安撫人心的作品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。

 

2. 積極向上背後的故事

我在一個月前聽了YT節目「音樂家的無聊人生」介紹莫札特「背後的心碎故事」,才發現那些明亮的大調歌曲,是控制狂父親的期待與應該,因為小調悲傷的曲調並不符合演奏給王公貴族,後續莫札特也有小調的作品,內容長年父親咄咄逼人的強逼,甚至面對母親之死無法直接面對父親直說,那是對父親長期累積恐懼與壓力,也因此小調在莫札特的作品中非常稀少,但當你欣賞的時候,請珍惜那段淒美非凡的音符,每一段旋律都是莫札特的眼淚。

有句話說得很好,憤怒出詩人、逆境出藝術,每一個扣人心弦的悲曲中,都蘊藏著不為人知的悲傷故事。身為音樂神童的背後,他已經付出了常人難以擔負的刻意練習,而很多書籍強調的是「莫札特做了什麼努力而成功的!」刻意練習、斜槓青年、我跟自己拼了,近年越來越多談論天賦與努力的書籍,把莫札特的故事寫了進去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dEYgLYYMr8

 

3. 刻意練習背後的遭遇

他們成功無關天賦,一切在於選擇,選擇刻意練習、養成習慣、長時間有系統的方法、持續專家修正,才造就了這些我們人稱「偉大的天才」。這些都沒錯,但從莫札特的家庭環境來看,他的姊姊應該也是天才但是並沒有走紅,因為人家18世紀的女生沒辦法出頭,莫札特也要剛好出生在宮廷樂師之家,才有機會有豐富的資源造就偉大的一生。

現代鋼琴天才郎朗也有一個過度嚴厲的父親,排了滿版的課表,小時候幾乎沒有娛樂時間,每天不是吃飯睡覺練鋼琴,不讓童年的郎朗有放鬆的片刻。遠流出版郎朗-我用鋼琴改變世界當中提到,父親不斷要求鋼琴教師給予更難的曲目,給郎朗施加更高的壓力,放鬆這個詞對朗朗而言是不可能出現在父親面前的,因為郎朗害怕不能讓父親滿意。

我會喜歡郎朗跟莫札特的演奏作品,但我不太喜歡他童年的遭遇,即便如此,他們真的是這麼想的嗎? 

郎朗的故事相關報導 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80407/post/201906030029/

 

4. 你的童年快樂嗎?

愛因斯坦曾說:當他拉奏莫札特的音樂時,他相信,這個世上是有神的!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音樂神童嗎?還是他有一個平凡快樂的童年就好?這沒有正確答案,因為每個家庭的教養價值並不一樣,要同時具備頂尖又快樂的菁英教育學習養成,我相信是存在的(只是非常稀少),但那個訓練過程是我們一般家庭常人很難想像的。

先不管家長用何種方式帶領孩子秀出才華,我就想知道這樣課表養成的孩子他快樂嗎?莫札特我是不知道已很難追朔,但是他已經跟父親斷裂了關係,郎朗是真的很辛苦不太快樂,換來的是父親的驕傲跟舉世的名號。

但部分年幼的孩子,沒有選擇權,很多時候是為了討好家人的期待與要求,在力量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,家人就是他們所有的天花板,某種程度喜歡不喜歡,要做不要做,都不是孩子最主要的決定,而是家人「覺得這個很讚、這看起來很有面子」,所以推了孩子一把,先不管要不要了!用一種我認為我的孩子是快樂的視角來安排各種課表。

5. 承認吧!這世界不公平,價值不一樣

當莫札特可以環遊歐洲三次,你也只能環遊蘆洲一次,他進出王公貴族的皇室,我在蘆洲路邊攤還可以點一碗切仔麵,人家有錢有資源是不爭的事實,爸媽有用心又賣力也看得出來,只是那些手法我們看不太懂就是了,從18世紀到現在21世紀的今日,階級權力階層的那群菁英,大部分都希望把最好的教育資源留給孩子。

只是不同階層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已,如果今天這個孩子放到18世紀的莫札特身邊,這樣的學習菜單,可能只是「還好」而已的簡單,在郎朗父親的眼睛中看到可能還會說:第一名以後的名次就不用再擺上來了。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期待跟應該,我們可以顯而易見看到孩子的成果,但無法快速的看到父母安排的原因。

承認吧!有時候不是花錢花資源就可以變成菁英,更多的是養成的思維,還有耳濡目染的文化有利資源,也不是有錢有時間有勤練就能造就天才的,這世界就是如此不公平,更多成功的案例多是靠投胎與幸運。

 

6. 我不喜歡,但就是有人很愛

我不喜歡這樣的童年,也不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,也不喜歡這樣的爸媽,但就有人很喜歡阿!而且還覺得這樣做超級優秀,那也是不爭的事實阿!我更希望當我們閱讀到不同教養方式跟系統的時候,更去認識這些爸媽的故事,探究是什麼原因跟緣分,讓他覺得要用這樣的方式善待他的下一代!?

特別是現在實驗教育這麼多元奔放,很多家長也用了另一種方式,讓孩子減壓無憂的在「玩耍遊戲」中渡過童年,若是從這麼密集的課表來看這樣的放鬆自在,或許也會有一種「你怎麼會這樣教小孩」的疑問感?下一次當你看的一個孩子的「豐富呈現」,或許可以去看看家長沒告訴你的「內在世界」。

7. 尊重理解,但保有思考

這些年我在貴族學校待過,認識一個月有30萬的教育費,也長期陪伴高關懷青少年或受刑人子女,有的連30塊都生不出來的低收家庭,他們用著全然不同的資源方式在陪伴小孩,富貴與貧苦之間更多的是價值觀上的差異,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用盡了他能力範圍內的愛給予了孩子。

他們深怕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,自己的好教養沒有被肯定,於是用自傳式的方式,拼命打卡PO文的方式,詔告天下的方式他孩子的努力成果,更多的可能是「家長我本人付出努力的成果」,不能只有小孩被看見。

當我開始去認識不同的家庭家長後,我漸漸的發現,原來這個世界跟我認識的不一樣,當我從大安區建安國小大安國中畢業後才知道,原來我成長的過程吃了太多蛋黃區的優勢,要感謝我的爸媽,很用力的爭取好環境資源給我,但未來要成為父母或教育下一代的時候,我仍可以多多思考,自己學習來時路,我可以怎麼引導下一代活出更好的學習之道。

莫札特快樂嗎?天才兒童背後的眼淚

1. 神童背後是神背景
2. 積極向上背後的故事
3. 刻意練習背後的遭遇
4. 你的童年快樂嗎?
5. 承認吧!這世界不公平
6. 我不喜歡,但就是有很愛

……….

▼當我在批判他人教育觀點的時候,可以思考

1. 有沒有可能,我沒遇過這樣「OO」的家庭/父母?

2. 有沒有可能,我身邊多是「OO」的同溫層大人?

3. 有沒有可能,他們其實真的很快樂?

4. 有沒有可能,他們也獲得他們想要的人生?

5. 有沒有可能,資訊有限,我自己想太多腦補錯了?

6. 有沒有可能,我罵著別人,只是我想做也做不到?

7. 有沒有可能,我是羨慕欣賞這樣的用心存在?

8. 有沒有可能,還有更多不同的視角跟故事是我不知道的?

9. 有沒有可能,只是我沒有看過這樣的教育方式?

10.有沒有可能,從他身上也看到自己的影子?或引以借鏡?

8. 有沒有可能,我們也幫忙宣傳了一波?

昨天那篇補習班的文章一出,先不論下面批判的觀點如何,這家補習班獲得大量的流量與關注,文章屹立不搖的挺在臉書上,我相信有部分虎爸虎媽的家長非常買單類似的價值,這無非是一次補習班成功的大量曝光。

結論是莫札特成功了,他帶給世人無與倫比的樂曲篇章

結論是郎朗大成功了,前幾年結婚,持續在音樂領域發光

小時候我聽著鋼琴家精湛演奏時,根本不會想著他有多辛苦

我就是單單的在台下拍手,表示讚嘆就好。

長大才發現,每一顆音符的背後,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付出

我再講個結論,有更多的孩子付出了類似的努力

但沒有在台上成功,卻同樣吃盡了所有的童年辛苦

只為了服務大人做不到的期待與應該。

有的家長等不到孩子給人拍拍手的那一天

於是就更用力把自己做不到怪罪到孩子做不到

仍各種不同方式掩飾著自己的自卑與無力

 

後記:莫札特快樂嗎?

我想用1984年的電影莫札特傳做總結,開頭一幕一個用布蒙著眼睛男孩,在街頭跟其他小朋友玩鬼抓人開心的樣子;另一幕是用布蒙著眼睛的小莫札特,向國王、教宗、貴族彈奏鋼琴,站在一旁的父親驕傲的露出了自信的表情。他們同樣看起來很開心,但長大後街頭的男孩,稱羨忌妒莫札特有高度的音樂才華,彷彿上帝輕吻了神童的天賦雙手,換個視角莫札特或許也無法體會,在街頭瞎混玩耍的童年。

有時候,當我指點他人不該這樣教的時候,不過是希望自己的童年好過一點。搞不好二十年後你在新聞上看到另一個音樂家的崛起,他被專訪著成長奮鬥的辛苦歷程,含著笑容掉著眼淚,感謝這一切辛苦都值得的發生。你才發現那時你看不懂的教育,成為另一個被讚頌的勵志故事。

未來在遇到類似的事,當然還是可以思考一下,最後祝福就好,他有他的人生,我有我的路走,我不是他的家人無法決定,但我可以決定用什麼方式活出快樂的樣子。

每個莫札特的背後,都有一個老莫札特

每個孟子的背後,都有一個三遷的孟母

每個世代的父母們都用心了,有的還用力了

莫札特燦爛的一生,有風光也有困頓,死於35歲

你說,人生哪有正確答案。是嗎?

早期臉書原文- 用莫札特談六龜高中升學分數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2066195640076414&set=a.906469869382336

熱門內容

當學生對我說著:「幹你老師」

本站最收歡迎文章

見證回饋

看看其他人對我們的回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