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開演講邀約後的反思-以2024超認真少年為例

目錄

2023年八月,我公開了一名學校組長的邀請信,我將GMAIL信件截圖後,把名字碼掉放上粉專貼文,貼文中的文字大致說,我希望有更理想的邀請方式,後來那篇文章就炸鍋了,風起雲湧各種不同的留言,上萬點閱與上百分享破千按讚按怒正反兩面都來了。本篇來聊聊公開演講邀約後的反思。

○有支持我的留言

說我還願意PO各種文教學邀請,說明2000元的,邀請應該要更多注意細節,也同樣感謝我2000元我仍願意前往的文字

●也有批判指教的留言

身為公眾人物用公權力公審老師,文字不恰當,也顯得自己傲慢自以為是,說我忘了當老師初衷,2000已經很多了。我當天刪文後,開直播直接道歉。再寫一篇文章反思過程的來往。

直播道歉連結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48718087/videos/997991397908904

▍不打不相識

先講結論,隔年該學校另外的老師邀請我去該校演講,我免費前往演講,跟這個當事人窗口組長見面說開了,才發現原來她是我師大的學姊,她也開始用學弟來稱呼我,(她覺得自己有疏忽,我也向他道歉那時不該公開貼文)。演講開始了,他幫我開場,並幫我結尾收尾,課後再約下一場,學姊豪邁的跟我說,我們就是不打不相識的那種緣分,他也在這一段時間學了一課,我也是的。

▍超認真少年公開校園演講

再過了一季左右,超認真少年跟我做了類似的事,那位曾經被我網路貼文傷害過的學姊發文,我經過他的同意將文章部分文字放在下方

「幾天前從學弟貼文得知,學年度交替‘’又‘’出現邀約禮貌認知落差事件,成千上百的留言,風向大致倒向老師不尊重,沒和這位老師交集過,但心中很是憐惜。在暗處得罪對方,卻被拖到明處鞭笞。我深深了解這非常傷,非常痛,非常氣。氣對方–欸我拿刀戳到你你居然給我血洗全家;更氣自己–怎麼搞出這種局面。」

「把這一切拖到公領域,假裝有遮故意讓人看出校名對照職務馬上知道是誰;集合眾人智慧分析評論她有多沒禮貌多失職多不配當老師,實在不符合比例原則,太欺負人了。每看一句留言,我都替她難受一次,其中最讓我想哭的是,有人回應說這麼微薄的鐘點就該給這樣微薄的回應。」

「我是被主耶穌用力抱著(對就是要用力抱,因為我很重),才能度過那段,並且得到一個始料未及的美好結果。(對我就是在說專業學弟你,但我才沒蠢到跑去標你哈哈)」

 

▍被批判的邀請者

當我閱讀完這段文字,感受到滿滿的難受,那是一種在看不見的地方,獨飲所有的困難,不被理解的那種攻擊字眼,也不用負責任的批評;我心想老師也是人,也是會犯錯,也應該要調整修正,但這樣不符合比例原則的欺負網路聲量,是令我畏懼的。

我更多的自省,因為情緒後不夠成熟的公開短文,但卻造成的一位有心用心的老師的痛苦,邀約窗口或許沒有用我希望的方式對待我,但我卻用了「公眾」的力量來「戰是非」,造成的不只是這個邀約窗口的受傷自責,我並不樂見這件事變成不同立場網友之間衝突,用自己過去創傷的未盡事宜來互相投射對罵。

看到那些滿滿情緒與指教的留言,用著企業的標準,來看待校園的邀請;用著教育至高的道德,來看待老師的本質;用著自身同樣的經驗,來衡量不夠全面的作為;用著嘲笑的口氣,來以偏概全很多老師都這樣;滿滿的價值判斷,與自傳式的批判。是我們都要多留意的地方。

▍看不到的行政為難

  • 在這上千百場的邀請信中,你們看不到的是
  • 行政為了爭取經費,去喬時間、各處協調
  • 去調動場地、讓講師順利,也讓聽眾順心
  • 去撰寫計畫、蓋了各處室的章與交通核銷
  • 擔心講師費太微薄,擔心講師拒絕,也被炎上的心
  • 戒慎恐懼地寄出自己都覺得可能不週全的邀請信。

可能還要擔心這個講師會遭遇到聽眾的不買單,有的行政也只接這一年,或者是幫忙代辦事項,結果來幫忙支援擦屁股的,承受了最多的攻擊,就我現場多年的經驗,「行政做得好應該的」,但做不好一點點,常常被四方攻擊,這樣的職場風氣跟社會氛圍,只會讓人不願意接行政。

 

▍血流成河的網路霸凌

在這炎上與血流成河的網路世界中,越來越沒有中間的灰階停留思考區,很多網友積極的把風向帶到光譜極致兩端,把當事人當作自己身邊想要戰鬥的人,理解、寬恕、慢下來想想再發文的人越來越少,快速、是非、有衝突有流量的思維越來越多

用單一事件來衡量這個人就是這樣,以前是的,未來也會這樣的絕對論點,來彰顯自己比較善良比較正義。這樣的做法,更多的宣揚只看片面結果,不看見全貌的跟風留言模式。我是擔心的。

▍寬恕的力量

很多研究指出,寬恕能幫助人更樂觀也健康,史丹佛大學Fred Luskin著有《永久寬恕》一書,裡面提及:真正的寬恕始於認識到你的傷害和憤怒,正在對你的情緒和身體造成傷害,而當你有能力原諒別人的錯誤時,會發現自己可以更輕鬆地擺脫後續遭遇的傷害。

Luskin博士認為:「人最終可以改變自己的世界觀,但決定是要解決問題還是直接放下,你花越多時間反芻這些傷害,可能會錯過世界上其他美好的人事物」。也請別誤會,我並不是說,每一件事都應該要”寬恕”,寬恕是自身的選擇,而非他人的強迫,真心感謝學姊寬恕了我的行為,從那一刻開始,我告訴我自己未來要做些行動改變。

▍我的改變與行動

1.不再公開任何的邀請信件內容

即便他寫得不夠完整,沒有符合我的期待,我也不會把她的姓名學校文字公開,我選擇私訊回應即可,減少社會情緒資源浪費,若真要公開,我現在學會了只講優點不談缺點,若真要談缺點,會陳述完整的事實再附上 ,對雙方都有利的有建設性的建議。

2.接受任何種方式聯繫上我

不批判哪一種邀請方式比較正確,每個講師都有習慣被邀請的方式,像是我就最喜歡粉專私訊文字邀請,我也用了簡易版的填空邀請範例,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。

3.不再用「他應該…」來判斷

過去我常常用「他應該要怎樣對我….才對」,實際上我們知道的太少也不夠全面,包含曾經是被邀約的我,常常用一句話就斷言對錯好壞優缺。人是立體的,我們往往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一面,用放大鏡去檢視某個自己在意的點,那些過不去的聚焦,有些時候反而擋住自己看見世界更美好的事物。

4.謹慎使用自己的聲量

有能力起浪帶風向的人要更加謹慎,流量是一把雙面刃,能見血也能火紅,讓我們練習讓子彈飛一下,別用單一個案就錯殺成千上百,也別用自己單一遇到的事件,就抹煞所有老師都是如此不懂邀請。

至少我上千場邀約中,會被我紀錄不OK的邀請,就那個位數篇文章而已(何況有些是我修為不夠),大部分的老師是非常友善禮貌的。(這是真的),我不是呼籲講師們都應該這麼做,只是我選擇做出這樣不公開批判的決定。

▍邀約窗口,記得以下重要原則

上一周,我的好朋友忘形PO了一篇邀請文,邀請字數一行不多,但是講師報酬數字一天十萬,他回應了一個字「賀」,完成了一場講師邀約。邀請信每個人,看待的價值本來就有不同,如果沒有交情,那就多交一點錢,快速成交。

請記得下方重要原則「用對方+這個階段+希望的方式邀請」你就會比較容易約到講師。

有的人在乎錢,有的在乎意義,有的在乎情,有的在乎邀請信的文字有沒有基本尊重,這些都沒有對錯,不同講師也有不同階段的考量,我們不過是在不同的能力階段,遇到不同等級需求的講師而已!

過去這個講師的實力可能只有2000,但現在已經升級到20000也是有可能的,只是體制內的薪資漲幅跟不上而已。別因為對方要求太高而洩氣,只是公部門的種種限制,讓我們無法邀請到高單價的講師,別因為對方的拒絕而感到自己不夠好,有可能時間對不上,價值觀沒對上,剛好這個階段的緣分,我們擦肩錯過了。

▍不重要的小事與重要的事

未來,我更謹慎地看待那些,會浪費社會資源,與消耗生命的事,也希望你可以用更多不同的面相,看待自己的留言,可能會引發不可逆的質變

超認真少年後續也發文影片說,這就是一件「小事」,真的是小事,比起這件小事,「打電動,跟認真工作」重要得多。謝謝讀到這邊的你,也祝福你不被那些不重要的小事,延誤了你本來準備要做好的大事。

 

超認真少年說是小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mseriou/posts/pfbid02csjWFjvrtueoBqtZGsBf8eA8MWvQwapF9tDn7ZaoFcDnCZj1QSNxcHLr29giA6frl

臉書原文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952028360268779&set=pb.100063848718087.-2207520000&type=3

好文推薦:講師邀請範例

好文推薦2:道歉後的反省

 

熱門內容

當學生對我說著:「幹你老師」

本站最收歡迎文章

見證回饋

看看其他人對我們的回饋~